市面上的髮泥種類繁多,定型力、光澤度、質地各有不同。看似功能相近,但實際使用效果卻可能大相逕庭,關鍵在於是否適合你的髮質與頭皮類型。本文將教你如何根據自身條件,選出真正適合的髮泥產品,從此告別造型失敗!

 

如何了解你的髮質?

簡單進行以下測試,快速了解自己的髮質特性:

  1. 洗頭後用毛巾輕抹至半乾
  2. 用手將頭髮向後梳
  3. 根據自然落髮方向及鬆散程度觀察分類:

 

軟幼髮質(細軟易塌)

特徵:頭髮服貼向後、不易支撐造型。
建議選用:中度定型、輕盈質地的髮泥,避免厚重產品壓塌髮型。

延伸閱讀:幼軟髮質救星|5個技巧打造蓬鬆立體髮型不再塌!

 

正常髮質(容易打理)


特徵:頭髮自然散開,有輕微彎度與支撐力。
建議選用中至強定型力髮泥,視乎造型風格而定。香港天氣濕熱,可考慮耐濕定型產品。

推薦教學:新手髮型教學:3步完成持久造型,從打底到定型全攻略

 

粗硬髮質(毛燥硬挺)

特徵:頭髮向四方擴散,難以固定方向。
建議選用高定型力、略帶重量的髮泥,幫助壓伏毛燥,提升持久度與可控性。

教學延伸:粗硬髮質難造型?簡易技巧及護理攻略

 

判斷頭皮屬性,選對造型產品基礎

除了髮質,頭皮屬性同樣影響造型產品的表現效果。使用錯誤產品可能導致黏膩、扁塌、光澤不足等問題。

 

油性頭皮(容易出油塌扁)

徵狀:洗頭後不到一天就出油、髮型扁塌
建議:選用含高嶺土成分的啞色乾髮泥,具吸油效果,令頭髮保持清爽、減少光澤感。

 

乾性頭皮(乾燥、有頭皮屑)

徵狀:數天不洗頭也不見油膩,易出現頭皮屑
建議:選用具自然光澤與保濕成分的造型產品,避免使用乾硬型髮泥造成拉扯與乾裂感。

 

中性頭皮(最易處理)

徵狀:頭皮乾爽、無出油或乾燥問題
建議:選擇產品時可著重造型效果與使用手感,基本上各類型產品皆可嘗試。

 

常見造型誤區解析|髮泥效果為何與預期不同?

Q1:為何啞色髮泥用起來仍有光澤?

即使髮泥標榜啞色,若頭髮上有油脂殘留,仍可能導致髮泥效果偏光澤感。建議於造型前先洗頭,或至少以清水沖洗確保頭髮清爽,特別是油性頭皮人士更應使用洗頭水去除多餘油脂。

 

Q2:中光澤產品效果不顯著,反而難推開?

這可能因為你的頭皮偏乾。乾性髮絲容易吸收產品中的水份,導致光澤下降、手感乾澀,建議轉用質地較濕潤的髮泥,亦可配合護髮產品保濕。

 

小結:選髮泥不靠運氣,了解自己才是關鍵

你遇到的狀況

選擇建議

頭髮貼頭、易塌

輕盈中定型髮泥

頭髮蓬鬆、易塑型

中至強定型髮泥

頭髮毛燥、難控制

強定型、有重量髮泥

容易出油

含高嶺土成分啞色髮泥

頭皮乾燥、易屑

自然光澤、保濕型髮泥

從髮質與頭皮類型出發,對症下藥挑選造型產品,才能真正發揮髮泥的效能,打造出自然、立體、持久的理想髮型